“τ研团”社会实践团开展马踏湖水样检测工作
7月24日下午,“τ研团”成员在5号实验楼对之前在马踏湖采取的水样进行测样,主要测量水样中总磷、氨氮、总氮的含量。
湿地内栽种有菖蒲、水葱、燕子花等水生植物。这些植物蓬勃生长表明马踏湖水质的优良,同时这些植物也净化了水质。为建设马踏湖湿地,政府采取了土方调整清淤、拦水设施、植物种植等一系列措施。通过实施工程,使马踏湖成为一个既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,又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和良好生态景观功能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。与此同时其他河流的水在泵站的提升后进入湿地,经过潜流加表面流的双向过滤,使原本污浊的河流得以净化。
经过几天的存放,瓶子里的水发生了一些变质,但仍然很清澈。这是因为流入马踏湖的水是经过处理的。这些水在进入马踏湖之前,会在潜流湿地里大约停留一天,去除氨氮、COD(化学需氧量)及杂质。随后从涌泉口流出进入表流湿地,经过二三十天的表流净化,主要去除总氮和总磷。等水再次就出其水质指标能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,最后流入马踏湖。表流湿地水深约50厘米,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,也适合鸟类驻足,每年有上万只野鸭及候鸟在此越冬。
在水样检测过程中,成员们积极学习课外知识,动手实践,学到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。同时也加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能力,此次实践更凝聚了班集体的力量。